七条小巷,一座小岛,我们如何有关系?
点击上方蓝字一键轻松关注
2020年3月刊的《中国摄影》杂志以专题“我们如何有关系?”探讨了摄影公共艺术项目在中国的存在现状,并以典型案例为我们呈现了这些项目在执行层面上所遇到的问题、收获的反馈以及达到的效果。在这里我们推送两个项目的介绍节选,它们分别是在浙江丽水的“七条小巷”在地艺术项目,以及在重庆夏坝的“自然生长·夏坝驻留计划”。虽然分属两地,并且也由不同的执行主体来完成,但是这两个项目在形式上有一些类似——邀请各个领域的创作者来到当地,他们从当地文化的滋养中生发出角度迥异但是都带有浓厚当地色彩的影像作品。从这一过程中,我们可以看到当影像艺术超越了展场和展墙,以它生产“在地性”和呈现“在地性”的勾连,如何与社会生活产生更加鲜活生动的互动,这无疑是对摄影媒介多样可能性的一种探索和尝试。
本文是两个公共艺术项目的介绍节选,欢迎订阅2020年3月刊《中国摄影》杂志以获得更详细内容。
让我们从此有关系
“七条小巷”在地艺术项目的思考
文/傅拥军
所谓“在地艺术项目”,其实就是一群人来到一个地方,以艺术的名义搞点事情,当然这个事情可能会比较好玩。具体到“七条小巷”在地艺术项目,用学术的语言来说,就是以城市小巷为研究对象进行一次艺术实践。2017年和2019年,“七条小巷”分别进行了两季,旨在重点研究关于小巷社区的影像,并探讨影像服务社区的诸多可能性。“我们从此有关系”,是“七条小巷”在地艺术项目第一季的愿景;“七条小巷”第二季的目标,则是“让我们真正有关系”。
……
在工作坊开始的时候,我给大家提了四个关键词:
第一个关键词是“礼物”。我说:“我们要抱着送礼物的心态去做这个展览。这个展览做得好不好,做得成功不成功,不是由专家说了算,不是由评委说了算,而是要看小巷居民喜不喜欢。如果小巷居民喜欢我们这个展览,那么这个展览才是成功的。”
第二个关键词是“影像档案”。我们想着要为这些小巷做点事情。很多老城区在城市发展的进程中就慢慢消失掉了,所以我们想要为这些小巷做一个有温度的影像档案。这个影像档案的最终呈现形态是一部纪录片和一份画报。我们要让从来没有机会上报的小巷居民登上小巷画报的封面,让他们的故事刊登在小巷画报上。小巷画报发行到每户人家,很受欢迎,没有人扔掉。因为这份画报,也让居民彼此增加了了解。
第三个关键词是“纪录片”。基于静态影像在这样的在地艺术项目中存在局限性,我要求每一位学员都要拍一段最吸引人的视频,最后剪辑在一起成片。
第四个关键词是“调查表”,也是最关键的关键词。这个调查表是工作坊期间大家互相讨论出来的。大家带着调查表走进居民家,挖掘到了很多很多的故事。最令人惊喜的是来自中国美术学院的李佳琦同学,挖掘出了小巷里的丽水最古老的照相馆——真吾照相馆,还在一个阁楼里面找到了珍贵的玻璃版照片,我觉得都可以成为丽水摄影博物馆的馆藏。我们在2017年丽水摄影节期间,重启了“真吾照相馆”,而且还为涉及的老照片出了一本专辑。“七条小巷”项目结束后,我们在丽水老宅子(谭宅,位于七条小巷之一的酱园弄)里面做了一场分享,放映我们的纪录片。真吾照相馆的后人邹源轩跟我们提议:“我们一家都是做音乐的,到时候能不能到这里来做一个晚会?”后来我们就真的在小巷的老宅里办了一场音乐会。那天晚上,整个谭宅都是乌压压的人,晚来的人只能站在门口。很多居民跟我说,这里从来没这么热闹过。
……
2019年是“七条小巷”驻地项目的第二季,我打算在动态影像上做一点事情,而且要好好地做。并且把所有展览集中于桂山路,主要是便于大家观看。本季向全国招募学员时,我倾向选择有纪录片经验的创作者,同时有意“录取”不同学科背景的学员,后来加入的学员里有学历史的,有学建筑的,有学新闻传播的,有学数字出版的,还有学电影的。因为我们希望作品是多元的,所以在挑选参与人员的时候,更多地是从一个大的艺术家的概念去选择。充满拍摄热情、具有较强的影像控制力及有独立思辨能力的摄影师当然是首选,但是我们还希望有一些参与者具有人类学、社会学等方面的学科背景。
……
两季“七条小巷”在地艺术项目都在丽水摄影节上受到了业界的关注和圈外的好评。如果要总结,最终还是“让我们从此有关系”这句话在起关键性作用。更重要的是,我们没有把这句话当成喊喊的口号,而是作为行动的准则。在整个项目期间(拍摄创作一周,布展一周),丽水摄影节组委会和小巷的当地居民,以及提供相关赞助的单位都给予了我们最大程度的帮助。我觉得,只要诚心想做好一件事情,就不会有什么大的困难。
傅拥军为摄影师、策展人,浙江传媒学院美术馆馆长。
自然生长·夏坝驻留计划
一个乡村艺术实验样本
文/崔波 阮溪边
据调查,2008年,人类历史上首次有超过半数的人口居住在都市之中。根据联合国发布的《2018年版世界城镇化展望》,2018年世界上有55%的人口居住在城市地区,并预计到2050年,这一比例将增加至68%。由此带出几个可能性:其一,城市化进程将会持续飞速发展,且不太可能出现逆转;其二,城乡在经济、科技、文化、教育等各方面的差距与分化将会越来越大;其三,资源的聚集决定了无论诞生何种创新,它都更有可能出现在城市而非乡村中。不可否认,城市在当今文化生产中占据着主流地位,乡村文化的衰败似乎也印证了这一点。
本着对城乡两种文化的关切,越来越多的艺术家和艺术从业者敏锐地察觉到城乡文化发展的失衡,将目光投向较为“弱势”的一方,以期通过各种手段,发掘、展现乡村之于文化创造的巨大作用。同时,以文化为牵引,带动乡村经济、社会的运转逐渐恢复活力,从而打破其在城乡互动中相对沉默的状态。
夏坝镇位于重庆市江津区,距重庆主城南边约60公里。与全球许多地区的偏僻乡镇一样,夏坝也面临大致相同的少子化与高龄化等地方人口结构问题,以及人口外流导致的空间与农地的废弃问题,农村如何再生是亟需面对的严峻课题。另外,在人口过疏的乡村施展,那么是否可能通过软硬兼施、内外兼修的方式,去解决发展的问题?即是说,在由政府政策主导夏坝(物质上的、外在的)经济建设,企业协助发力的基础上,以科学、文化、艺术等去影响居民民的(精神上、内在的)思想观念,特别是从更多元的教育入手,为下一代的成长提供更多的可能性。由此双管齐下,是否可以活化乡村,带动地方的复苏?
……
那么,如何认识社区居民,跟居民产生联系?最开始的时候,这个临时的艺术社区也使用过公众号和海报来推广活动,但艺术家们发现这些东西效果不大,最直接的方法是写黑板报。只要在黑板前一站,刚写两个字,就会围一圈人问今天有什么事情。甚至是你坐在一个地方,就会有人找你聊天。青年艺术家们和居民建了一个微信群来互相聊天,分享故事。
艺术节中,有许多邀请居民参与的驻留计划。其实,我们跟居民的互动,并不仅仅是去挖他们的故事来做作品,而是立足于他们有什么故事想要讲,当他们知道自己也可以创作、可以发声的时候,这才是开始。比如给孩子的绘画培养,画《为何你在这?》让参与者回答自己来自哪里,怎么来,来干什么以及想去哪里等问题。一人一句,通过声音去想象画面,再代入到创作里。展览期间,小岛上铁桥和居民楼房上挂满了“90后”摄影师李海旭、谢欣言的摄影作品,她们拍摄夏坝居民肖像和使用的物件,与之相伴的,是你会在桥上经常听见居民对这些图像的评价,出现频率高的包括“相亲喽”“像不像”“好丑噢”......
我们希望青年艺术家驻留的作品是在乡村里面生长出来的,而不单是把他们个人化、风格化、符号化的作品,从城市搬到乡村。比如,纪录片导演程强强的影片《无聊时跳舞》,在57分钟时间里,相对忠实地关注了夏坝镇在转型期间的酒鬼、铁匠、居士、超市老板、渡轮船长等诸多人物的现实命运。“90后”艺术家万文琪《蛋壳计划》也是“生长于乡村”的体现。她用当地废铁片、铁轨石材、砖头、墙面漆等,给夏坝设计并建造了一个公交车站。因为她观察到,往来镇上的公交车没有车站,下雨了,等车的人更是没有地方躲。建成后的蛋壳为小镇居民和参观者提供了一种完全不同的穿行体验,这种对传统乡村元素的利用和重新创造,让夏坝镇居民生活和当代世界产生了奇妙的关联。
……
我们最初设想在夏坝实施艺术项目的时候,第一考虑到夏坝没有美术馆、文化机构,也没有其他与艺术相关的内容产出,在面向居民进行文化输出时,要顾及对方的接受度;第二是要安抚在地居民对外来者“入侵”的警惕与防备。有了这两点认知,我们才决定,在夏坝落地一个长期空间,让我们的工作人员长期驻地夏坝,也招聘本地人一起工作,希望这样的主动连接,能够成为双方破冰之旅的第一步。这样,当艺术家到来或我们开始在夏坝实施艺术作品的时候,也能够获得居民的帮助,顺利展开工作。如此反复交往、对话,就像缝补在彼此之间一条一条的线,最终隔阂和差距会被抚平。
其实夏坝本身并没有太多能够挖掘的人文热点,艺术家的创作最终都会走向人与生活,这使得我们一直认为,只有打破了“外来与在地”的隔阂,也超越各自的主张与立场差异,彼此合作的基础才得以成立。我们希望在夏坝实施的项目,可以代表夏坝、代表这群居民,能够牵引外界的关注。
但作为新生的艺术项目,很难避免在开展工作时不存在欠缺以及遭遇困境。比如,夏坝项目落地快一年,我们数次开展活动、举办展览,有时候也没能真的获得当地居民的认同,我们也终于承认建立关系不是一朝一夕的事。再比如,小岛艺术节的落地,由于各种原因作品的质量参差不齐,且有的作品对于居民来说过于抽象,无法理解,这也造成了居民对我们所做的事情接受未遂,认为只是一群年轻人的游戏。这不是我们想要看到的。
经营艺术事业也如同艺术家创作作品,需要从不同角度,远近距离去观看、雕琢、打磨、确认,最后成形。工作中的困境、失误、批评声,就是由不同角度、不同距离的观看者所发出的。我们要做的就是提取珍贵的建议和意见,不断纠正和改善。
一座曾经辉煌的三线工业小镇夏坝,在如今经济科技快速发展的时代,正用自己的节奏缓慢前行。“自然生长·夏坝驻留计划”对于夏坝镇,是推动者更是一个旁观者,我们正在用自己的视角向人们一步步揭开这个失落之城的面纱。我们想用包括影像在内的艺术,与夏坝建立空间联系,想看到夏坝小岛上艺术公共状态的发生、发展。我们依然会问:这是谁的夏坝?它该怎样发展?已经开始的不确定的尝试,希望给当地带来更多可能性的选择。曾经的夏坝,历史早已结束。而对于我们来说,一切才刚刚开始。
崔波为中国摄影家协会策展委员会委员、第12届中国摄影金像奖评委、第27届全国摄影艺术展览策展人之一。策划过“毕加索中国大展”等国内外大型艺术展及摄影活动。出版有《谁为中国影像定价》《震动中国》《自然生长:百名85后中国摄影师个案剖析》等。
阮溪边为夏坝计划负责人。
更多内容请持续关注更新
点击下方封面图购买本期杂志
☟
《中国摄影》2020年3期封面
点击订阅全年杂志
☟
精彩文章回顾
新刊(语音导读)丨中国影像收藏的本土化趋势
我们如何有关系丨3月刊专题亮点推荐(语音导读)
被称作摄影家,我心中有愧
做 有 品 格 的 摄 影 杂 志
微信号:cphoto1957长按二维码关注▼